目录
论内化于行动的观念鲁克俭;1-7
现代性的哲学面孔晏辉;8-15
社会关系与社会形式的文本意义新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马克思思想分界意义的再思考张政;16-22
主要进展、当前偏颇与关键课题——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刘志洪;23-31
人类繁荣——平等问题研究的一种新路径克里斯汀·希普诺维奇;孙晓静;32-44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理论反思与现实考量的链接点——戴维·麦克莱伦访谈录戴维·麦克莱伦;方珏;45-50
毛泽东与新中国制度优势话语的建构陈金龙;邹芬;51-57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张明;58-63
五四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构建的实践路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曾荣;刘演杭;64-70
波兰尼:意会认知的三部体结构中的意义场张一兵;71-78
从形训看为何要把Sein译为是李菁;79-85
胡塞尔论感知意识的视域结构王鸿赫;86-93
施特劳斯论德性与古今自由主义赵柯;94-98
情感与罗尔斯公共理性再释陈雅文;99-106
个体灵魂的神圣性与超脱——埃克哈特神秘主义思想探微李华;107-114
“天地之正”与《庄子》自由思想的天道根据陈赟;115-123
朱熹早年仁论的思想世界——李侗仁论思想探赜张新国;124-130
“气质”人性论的理论特质——以王廷相对“生之谓性”的阐发为中心周磊;131-136
《史记》所见“道家”与《庄子》——浅论《史记》所载《庄子》四篇的黄老思想特征郑博思;137-141
《老子想尔注》的“神治”思想及其在天师道中的实现刘娟;142-147
试论苏舆对董、何“三正”说的批评与诠释陈岘;148-154
大同与神明——康有为《论语注》思想析论曹润青;155-161
《现代哲学》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