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公共阐释的范例:多数公认的法律正义观研究张文喜;1-8
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到“批判的社会主义”——重思伯恩施坦“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康德坐标王时中;9-16
马克思恩格斯语境中的六种“实证主义”李天保;17-32
《共产党宣言》的文本形式及其方法论启示林青;33-39
作为一种存在论规定的人的本性概念——马克思人的本性问题再考察梁承兑;金寿铁;40-51
民主革命时期入党宣誓仪式在中共政党文化构建中的特征及其功能价值朱庆跃;52-60
中国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检思:以毛泽东、恽代英为例赵锦英;61-69
事件或突然发生的现象马里翁;朱刚;70-83
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悖论的根源与出路——在决定论与怀疑论之间蔡祥元;84-89
虚构名字的接续主义指称观徐敏;90-97
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公平问题——从儒家伦理的视角看王珏;98-105
论自我与他者关系视域下的“自足”陶涛;106-110
论罗尔斯反驳前正义应得的理由汪志坚;111-117
周文化与儒家思想的根源陈来;118-126
儒家仁政理想的基本面向——以《孟子·梁惠王上下》为中心的探讨冯兵;127-132
论“术不可不慎”——孟子的职业之道发微曾海军;133-140
孟子对先秦名实观发展的贡献刘玉宇;141-147
试论司马光对《老子》的注解尹志华;148-155
罗明坚对《中庸》道德哲学概念的释译王慧宇;156-160
《现代哲学》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161